全球投资人一再见证历史,美股更是10天内遭遇4次熔断,也是历史上第5次。连“股神”巴菲特都感叹“活久见”。网上流传着一个帖子:
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在1997年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3月16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四次美股熔断。
3月1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五次美股熔断。
为了救市,欧洲多个国家出台做空禁令,其中法国将禁止做空24小时;比利时金融监管机构禁止卖空及类似交易;意大利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做空禁令,禁止卖空20只意大利证交所股票。
亚太方面,日本17日购入创纪录的1216亿日元ETF;泰国将股指第一级熔断限制从8%调整至10%;菲律宾则直接无限期地暂停交易所交易。
面对疫情,面对危机,全球央行是怎么做的呢?
北京时间3月3日23点,美联储临时发布货币政策决议,下调联邦基金利率50bp至1%-1.25%区间,这也是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在例行政策会议之间紧急降息。不到一周时间,美联储提高了隔夜回购和定期回购操作的规模,将本周定期回购操作从200亿美元增至450亿美元。隔夜回购操作规模至少从1000亿美元增至1500亿美元。就这样大放水,特朗普还不满意,3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美联储在鲍威尔的带领下,加息太快,降息太慢。美联储应该使得联邦利率低于我们的竞争国家。美联储需要成为领导者,而不是其一直在扮演的跟随者。
3月12日,欧洲央行公布货币政策决议:主要再融资业务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分别保持在0.00%、0.25%和-0.50%不变;年底前,将增加1200亿欧元的临时净资产购买额度;将允许银行资本充足率降低。央行行长还宣布,如果有需要降息,他们会那么做。
3月11日,英国央行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0.25%,维持国债购买目标为4350亿英镑。二天后,英国央行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疫情将会影响英国的供应和需求,有充分理由进行大幅度降息;受油价影响,通胀率可能跌至1%以下。此前英国央行下调基准利率至0.25%。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无论是美国,欧洲,英国,日本还是中国,都在采用自己的方式如降息、降准、逆回购等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释放的增量流动性的资金,去哪里逐利?
目前应对疫情的方式,全球采取的方式都是差不多的,企业停工,学校放假等物理隔离防治感染,然后再对确诊的治疗,这样一来会造成本国经济下滑,资本也很难再进入实体经济。很多国家的股市也因为恐慌情绪下跌。
可是毕竟有这么多资金释放出来,必然要追逐利润。相对而言,中国疫情得到遏制,中国股市自08年危机以来,并没有像外国股市一样大幅上涨,而是小幅盘整,可以说处在价值洼地,再加上这几年,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不断扩容,可以容纳大量资金。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3月16日,仅3月份以来,就有8家公司发布了9次增持计划,涉及18位重要股东。而今年以来,395家上市公司已经获得重要股东增持,合计增持金额182.49亿元。其中,27家上市公司获得实控人增持力挺!面对市场波动,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再次通过回购、增持,用真金白银为A股市场源源不断注入信心。
当海外市场大幅波动时,外资机构已在悄然扫货中国公司。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3月10日,摩根大通一天内大幅增持15家中国公司,包括邮储银行、中海油田、中石化炼化工程等,对中国平安的加仓幅度更是高达19.20亿元。
本周五(3月20日),富时罗素纳入A股第一阶段第三批次生效。届时,富时罗素将A股纳入因子从15%提升至25%。
富时罗素官方数据显示,跟踪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体系的资金约为1.7万亿美元,被动式“挂钩跟踪型”指数基金的规模占比约80%-85%,主动式“参考跟踪型”指数基金占15%-20%。第一阶段A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三步完成后,预计分别带来被动跟踪增量资金约20亿、40亿、40亿美元。也就是说,第三批次纳入完成之前,约280亿元人民币被动增量资金或进入A股。
综上所述:疫情之下,全球大放水,外围恐慌,国内用真金白银为A股市场源源不断注入信心。一些国际投行也开始将中国市场作为避风港,将资金布局转移到中国资产上。增量资金的流入,必然让A股亮瞎世界的双眼,百年难遇的机会,有可能是中国超越西方国家的一次机会,A股可能将成为资本市场的诺亚方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