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兆熊
个人情况简介
本人姓名:张兆熊性别:男出生日期:1925年7月22日
籍贯:昆明政治面貌:中共党员现已退休
职业生涯
我出生于昆明滇池湖畔,青年时读完高中以后,于1946年便参加了工作,就职于昆明裕滇纺织厂(后并入云纺)。1949年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加入了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工盟,1950年1月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那激情的岁月,为了更好地工作,我努力学习,参加各种进修,先后在云南大学,昆明工学院学习深造,并获得了毕业证书,曾参加省经委举办的俄语学习班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曾于1950年担任过云南纺织厂厂长(军代表)秘书;
1952年担任云南纺织厂基建股股长;
1956年担任过云南纺织厂生产计划科调度室主任;
1958年担任过云南纺织厂机械动力车间的车间主任;
1978年,被昆明市委破格批准和聘为市里第一批技术职称的工程师;
1980年,担任企业技术职称评定办公室的组长;
1985年之前,担任云南纺织厂扩建办公室的常务副组长。
部分工作业绩
在工作中,由于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努力地为工厂建设和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曾自主和参与设计、建设、安装了一些工程项目,在这里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解放前夕,云南的纺织工业水平比较低,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云南市场的需求。为改变现状,当时的裕滇公司从日本购进了500台先进的纺织机械-织布机,并运抵昆明。但时间上恰逢昆明刚刚解放,百废待兴。企业也没有合适的厂房和技术来安装这批设备。眼看着这批先进的设备就这样一直堆放在旷野里,包装破损的地方开始锈蚀,这样下去,设备将面临报废的危险。面对这种情况,军代表着急,其他的领导也着急。当时经过预算,需要花费150万左右的资金进行厂房建设及设备维修调试,才能正常运行。在当时,企业和政府部门都无法马上解决这个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我利用自己对机械、纺织、和基建的综合知识,主动向军代表及其他厂领导提出了一份建议书,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如何改造和利用现有破旧厂房和设施来满足设备安装的要求,以尽快使设备运转的方案。这份方案得到了领导的重视,经过当时省、市领导和专家的多次论证、讨论后,最后获得通过。于是,这项工作由我负责,我和其他同志一道,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最后仅用了三十多万元的资金,便完成了所有厂房及设备的改造工作,使这批设备顺利投入正常运行。这个项目的投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使企业的规模上了很大的一个台阶。
之后的工作中,我又主导设计和实施了云南纺织厂的75期间技改、厂房扩建、设备安装工艺指导、企业标准化建设的系列技术工作。
退休生活
1985年年底退休后,我还是延续着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每天读书、看报,关心城市发展,关心国家大事,每天的新闻联播必看。退休后,由于时间增多了,我增加了旅游的爱好,曾先后去过东南亚国家,美国,加拿大以及国内、省内的许多地方。旅游增长了见识,也陶冶了情操,身体也得到一定的锻炼。
老年疾病史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机能也开始逐步退化。2005年,经偶然的检查,查出患有II型糖尿病,之后经过维持胰岛素药物和注射治疗,病情没有太快的发展。但近两年来,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显现出来,首先是双下肢出现动脉血管栓塞而出现坡歇性腿病,继而是眼睛视力快速下降,手术前左眼已近乎失明,检查后确诊为白内障晚期。视力的下降,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外出活动也大大减少,这又加快了血糖的升高。
今年九月份,我慕名前往昆明普瑞眼科医院请叶计芬院长就诊。在那儿,我了解到了一种叫“飞秒白内障切除”的手术。该手术不仅能治愈我的白内障,同时,手术成功率极高。我非常高兴和激动,按叶院长的医嘱,我回家按要求控制了一段时间的血糖后,于11月中旬到昆明普瑞眼科医院做了飞秒白内障切除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当纱布拆开以后,让我感到久违的光明又回到了眼前,生活的信心大大的提高。
在此,我最衷心地感谢昆明普瑞眼科医院,衷心地感谢叶计芬院长。医者仁心,是你们精湛的医术和对患者高度的责任心,才使多少眼疾患者得到医治和解脱,再次感谢你们。祝福昆明普瑞眼科医院越办越好,成为昆明市老百姓口碑最好的眼科医院。
昆明患者:张兆熊 敬上
2019年11月29日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