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个外科医生,
如果非要用一个名词形容自己,
我会告诉你:“我是一个普通肛肠外科医生。”
到底是多普通呢?
例如:
每每我穿上白大褂,
迈着潇洒的步伐,
自认为成了电视剧男主角的模样时,
总不免有询问:
“师傅,换药室怎么走?”
瞬间拉回现实。
上学起班主任就教导我们:
你们现在不好好学习,
长大就只能去掏大粪!
听了老师的谆谆教导,
我开启奋发图强模式,
挑灯夜读,选择了救死扶伤的医学。
等到转科的时候,
一次偶尔的聚餐决定了仕途方向,
同事向主任们打探医院哪个科室福利多,
有说外科的,有说骨科的。
这时医院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主任说:
“屁!眼科最好!”
于是我最后选择了肛肠科。
终于我成为了一名普通外科医生,
现在时不时会接诊点特殊患者,
掏粪、掏酒瓶、掏萝卜……
手术室的护士姐姐都亲切地称呼我
掏粪男孩!
【TF-boy】
有了艺名后,我就开始“膨胀”!
寻思着要不要进军个演艺圈试试,
专业医生当演员也更贴合现实,
万一火了呢?
可是!
但我阅片无数,
才深深地意识到:
一个普通的肛肠科医生,
怎么还想着当主角呢?
通过回顾众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医疗影视剧,
在统计了主角们科室分布图后,
发现:
最受编剧们偏好的是急诊科医生,
毕竟急诊科需要争分夺秒面对突发情况,
情节跌宕起伏、令人血脉喷张,
各类素材可谓取之不尽!
紧随其后的是:
高雅又惹人喜爱的神经外科医生,
让钢琴家在清醒状态下接受开颅手术,
切除脑肿瘤后恢复演奏能力,
这样的“史诗”桥段根本不足为提。
除了神经外科医生,
跟大脑打交道的还有精神心理科医生。
传统的文学作品,
都赋予这一群体神秘的面纱,
搬上荧幕的这几部作品,
算是让大家对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从左到右依次为《Dr.伦太郎》,《扪心问诊》,《心病难医》
其次,妇产科也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题材之一。
女医生总是温柔漂亮,
男医生也是仪表堂堂。
眉来眼去之间充斥着都市言情的医疗剧,
分分钟冲上热播榜。
看到这里,
内科医生可能坐不住了。
别急,
豪斯医生站了出来,
这部硬核医疗剧,
总共8季+特别篇,
展现了各种各样,
只有想不到,
没有诊断不出的疑难杂症,
值得收藏进硬盘 。
这么多剧下来,
毫无普通外科医生的身影,
接下来你还可以看到:
妄想成为主角的-普通肛肠科医生已哭晕在厕所。
其实,普通外科医生并不普通,
诊治的疾病范围甚广:
从颈部甲状腺;
再到胸部乳腺;
再到腹腔内的胃肠肝胆胰脾;
再到大腿根部的腹股沟;
都可以放心地交给普外科医生,
为你出谋划策。
一旦接受了自身的定位,
反而可以很自豪的说一句:
我是一名普通的肛肠外科医生。
我在洛阳东大肛肠医院为您守护肛肠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