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中国)-华体会(中国)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章鱼爱记忆,给孩子系统高效的记忆方法
来源:节能产业网 时间:2021/1/6 10:40:58 用手机浏览

自从孩子上学后,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长,孩子需要背诵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不少家长都反映,遇到记忆力好的孩子还好,自己就能完成任务。遇到记忆差的,总是背了上句忘下句,一篇课文通常要折腾很久才能完整背下来。

如何提高孩子记忆力相信这是不少家长都苦恼的问题,孩子普遍对背诵的内容缺少兴趣,这种反复的识记对他们来说未免太过枯燥。课后的背诵并默写全文成了每个孩子的噩梦,其实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并不是无迹可寻。

01那么为什么孩子的记忆力大多都比较差呢?

原因一:可能是缺乏必要的营养

孩子的记忆力差跟缺乏营养也有着必要的联系,记忆力的增强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大脑环境,而健全一个好的大脑环境则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基础。如果营养没有跟上,那么大脑的生长环境极有可能受到阻碍,因此有时候孩子的记忆力不好也有可能是缺乏营养的关系。

原因二:对识记的内容不感兴趣

就像上面所说的,孩子对识记的内容不感兴趣,相对的背诵的时候也会缺少积极性。那么在背诵的时候就像囫囵吞枣,只是一遍一遍地反复读过而已,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所以背诵的时候也会比较慢,就显得记忆力比较差。

原因三:注意力不集中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集中注意力,背诵学习时当然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在背诵的时候没有集中注意力,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就算读再多遍花再多时间也是白搭。

死记硬背是背诵方法里最常见的一种,但是这种方法通常都是建立在孩子不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不仅成效慢,对于知识的增长也是少之又少。而孩子记忆力差是因为缺少一个系统的记忆方法,没有一个成熟的"记忆宫殿",背再久也白搭。

02什么是"记忆宫殿"?

"记忆宫殿"就是利用平常熟悉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所需要的记忆内容结合起来。讲得通俗易懂一点,就是将那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变成自己大脑所熟悉的东西。

就像是突然要我们记下一段数字肯定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却可以把自己的身份证号记得很牢固,之所以这么熟悉就是因为它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运用这种方法,不需要死记硬背,只需要把大脑中的熟悉事物串联起来,使内容记忆的更加深刻。

03"记忆宫殿"的办法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呢?

1、学习的效率提高

当孩子转换了记忆的方法之后,记东西的速度也会比较快,即使课堂上学习也能更快地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也可以增强孩子学习的效率。在课后也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知识点,基本上家长也会发现孩子作业不需要操心了,所以,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快速的记忆住知识点,节省大量的时间。

2、增强孩子的分析能力

"记忆宫殿"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孩子在学习到新的知识之后就会快速的和自己脑子里熟悉的内容相串联,不停的筛选过滤,寻找适合所学知识的内容。孩子记得内容多,解答问题时的思维也会更加全面。

04如何运用"记忆宫殿"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

第一步:帮助孩子转换思路

大多数孩子在记忆知识点的时候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而且记忆的内容大多都是枯燥无味且是自己不感兴趣的。那像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从具体的文字内容变为图像记忆。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是难记的文言文,如果不理解内容光靠反复识记是很难快快速记下来的,如果可以转换成图像记忆按顺序来记忆,相对来说就会轻松很多。

第二步:及时总结和归类

想要提高孩子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提高记忆力,必要时还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归类。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知识一旦得到拆解就会觉得很乱,所以要帮助孩子将零散的知识总结串联起来,才能更好的归类储存。

第三步:温故才能知新

再有效的记忆法不是说当下记住了就可以记住一辈子的,不进行及时的复习再牢固的知识也会很快就忘记。所以家长也要经常性地引导孩子及时进行复习,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宽自己的"记忆宫殿",在不知不觉间,孩子的"宫殿"也会越变越大,知识层面也会变宽。

想要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找对方法也很重要。任何的事情都需要长期的坚持,所以父母也不必急于一时,耐心地帮助孩子打造属于他们的"记忆宫殿",帮助孩子逐步提高记忆力。

章鱼爱记忆品牌

章鱼爱记忆专注于4-15岁青少年逻辑思维和记忆力课程的研发,致力于帮助中国青少年记忆力的全面提高。

章鱼爱记忆秉承“尊重科学,专注教育”的理念,用科学的方法,让中国孩子减负增效课程涵盖记忆培训、右脑开发、全脑教育、思维导图、鲁比魔方、脑力世界杯等课程,同时面向全国诚招记忆力训练教育培训加盟,欢迎有志之士咨询合作。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附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