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过年还有1个月了,“打工人”们的年终奖预期如何?
近日,广东一公司“年终奖发基金”的消息被送上微博同城热搜榜,收获大量关注。据蜂窝配资公司了解到,这位年终奖发基金的老板表示,希望借此让员工培养理财意识,让年终奖增值,“到时候你们会知道我是为了你们好”。
实际上,“年终奖发基金”这样的热搜背后,除了反映“打工人”们对年终奖的期待,更多的是折射了过去一年里公募基金的突飞猛进式发展,以及给基金持有人带来的丰厚回报。
同样的涨停,不一样的收益,蜂窝配资,一个真正为投资者打造的安心股票配资平台。
从“心”运作真正有利于投资者盈利的股票配资模式!1-10倍杠杆任您选,一个涨停即赚110%,超低千6利息,超低万2佣金,提盈一分钟,提现3分钟,当天卖出当天提现,100元起配! 推荐好友更有双重豪礼赠送,赶紧加入我们吧!
不过,在公募基金市场火热之际,近期已有多位基金经理提示“降低预期”,避免盲目乐观。
种种因素下,2021年应当如何投资?日前,对于2021年的个人投资理财,应当不追高、不跟风,做好分散投资,管理好自己的收益预期。“信任专业,分散配置,并通过定投等方式形成良好的投资习惯,这些才是在投资理财之路上行稳致远的关键。”
“年终奖发基金”登上热搜
2020年收官已有大半个月,距离春节假期已经不远。每一名打工人最为关心的是什么?答案自然是:年!终!奖!
不得不说,在艰难前行的2020年,各行各业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年终奖“有没有”、“有多少”的问题,自然牵动着每一名员工的心。与年终奖相关的话题,也频繁登上热搜。
日前,有报道称,广东某公司的年终奖采用基金的形式发放,迅速引发万人在线围观,并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
对此,今年情况特殊,能发出年终奖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之所以想到给员工发基金,是因为自己买基金涨的不错赚了点钱,所以才想到鼓励员工用年终奖买基金,希望让员工培养理财意识。
另外,这位老板表示,钱还是先打到银行卡里,会安排相对比较专业的同事来指导大家操作购买基金,这样大家的年终奖能多赚一点。“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钱能增值,所以我鼓励大家去买,买了之后你们持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到时候你们会知道我是为你们好。”不过,并非所有的年终奖都用来买基金,而是会留出一部分以现金形式发放。
如此“贴心”的老板,自然也受到了网友们的疯狂点赞。在微博留言中,不少网友表示,“想要公司地址”、“公司还招我不”、“真心为员工着想”等等。此外,还有不少公募基金的官微趁机“乱入”,推荐年终奖购买基金,如嘉实基金、广发基金等。
今年年初,前程无忧对十三大行业的职场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发布了《2020年终奖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6.3%的受访者的年终奖已经到位,不确定能不能领到2020年终奖的受访者有58.6%。在表示公司会发放2020年终奖的受访者中,66.1%的受访者预计所在企业于春节前发放2020年终奖。
此外,《报告》指出,通过对比2019年终奖的获取情况,不难发现,职场人普遍降低了对于2020年终奖金额的预期。当被问及“年终奖怎么花?”,选择“存起来”和“过年开销”是被受访者提及最多的方式。
公募基金“新年行情”在即
实际上,“年终奖发基金”这样的热搜背后,除了反映“打工人”们对年终奖的期待,更多的是折射了过去一年里公募基金的突飞猛进式发展,以及给基金持有人带来的丰厚回报。
蜂窝配资公司表示,截至12月底,基金公司数量达到153家,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公司为143家;共管理产品数量7362只,管理规模超过18.59万亿元,较2019年底增加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增幅为26.5%。
在新发基金上,2020年市场共发行基金1359只,合计发行份额3.05万亿份,较2019年新发数量增长30.05%,新发规模增长106.08%。单只基金平均发行规模为22.48亿份,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4.22亿份。新发基金主要为权益类(含股票型及混合型),858只权益类基金合计发行超过1.91万亿份,屡有“爆款基金”出炉。
在数量和规模突飞猛进之时,公募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切实收益,自然是这一轮“基金热”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89只权益基金业绩实现业绩翻。其中,农银汇理基金经理赵诣管理的农银汇理工业4.0混合基金全年斩获166.56%的收益率,创造了近5年公募基金冠军业绩的最佳纪录。
“炒股不如买基金”,这样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推崇,尤其是对于投资“小白”来说,专业的机构投资显然比自己在A股市场上拼杀来的更为靠谱。而在许多投资者尝到了“甜头”后,自然大举向身边人“安利”,上述直接“发基金”的老板也同属此列。
与此同时,蜂窝配资公司表示,在进入2021年后,公募基金正在迎接“开门红”,“日光基”频繁出现,多只爆款产品均在排队入场。在年终奖即将到账的时机,今年选择以全年“大红包”投资的“打工人”数量或许会出现明显增加,公募基金同样有望获得一波“新年行情”。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附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