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至今,截至2月1日,南向资金总计净流入已达3270.58亿港元,仅仅1个月的时间就已逼近2020年净流入总量的1/2。
港股强势反弹,2月迎来开门红。蜂窝配资公司表示,继1日恒指收盘大涨2.15%,报28892.86点,截至2日收盘,恒指涨1.24%,报29250.29点,科技股更是大幅攀升。当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72.77亿港元。
此前受到美股逼空行情影响,恒指一度接连下挫,但这并未阻止内地资金继续南下的势头,上周南向资金继续大举流入2981亿港元。花旗在最近一份研报中称,受内地公募基金的驱动,今年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的规模将达3万亿港元。
同样的涨停,不一样的收益,蜂窝配资,一个真正为投资者打造的安心股票配资平台。
从“心”运作真正有利于投资者盈利的股票配资模式!1-10倍杠杆任您选,一个涨停即赚110%,超低千6利息,超低万2佣金,提盈一分钟,提现3分钟,当天卖出当天提现,100元起配!推荐好友更有双重豪礼赠送,赶紧加入我们吧!
在全球市场尚未完全企稳时,面对港股的火热行情,机构如何布局?
3万亿够呛,但放量是必然
开年至今,截至2月1日,南向资金总计净流入已达3270.58亿港元,仅仅1个月的时间就已逼近2020年净流入总量的1/2,势头之猛可见一斑。2015到2019年南向资金的年均净流入也仅为2090亿港元。
全球市场巨震后,在资金的强势流入下,港股的反弹力度也远强于A股。
全年南向资金流入港股或达3万亿港元。其中,如果未来内地公募基金的新发行规模能够延续1月的强势,那么基于50%的最高配置比例,全年通过公募基金渠道流入港股的资金可达2.2万亿港元(其他南向资金包括私募、银行理财、个人投资者等),即单日净流入大约在90亿港元。
按照花旗的上述估算,今年南向资金的净流入规模将较去年增长超3倍。以全年约250个交易日计算,平均单日浄流入规模为120亿港元。统计发现,从今年1月初到2月1日的21个交易日里,南向资金的日均净流入额为155.74亿港元,只有1月22日低于100亿港元,且有8个交易日高于200亿港元。
不过,从总体量级上看,3万亿港元非常高。根据晨星统计,受市场走强和公募基金赚钱效应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内地公募全年共成立1435只基金,合计募集资金约3.16万亿元,数量和规模较2019年分别增长38%和122%。也就是说,花旗所预测的3万亿港元的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几乎逼近去年新发行基金的募资总额。
那么,今年公募基金的募资规模又会否大幅增加并提升港股配置?根据统计,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对港股的配置规模大幅上升,总持仓规模达到2598亿港元,占公募基金股票总持仓的比重环比抬升1.8个百分点至74%。但即使基金提升港股配置比例或新发基金的建仓,都很难保证南向资金持续强势。据国君策略测算,规模100亿元以上的公募基金平均港股持仓占股票市值比例为21.05%,若按50%持股上限计算,港股投资市值增至4829亿元,增量为3305亿元。而从今年新发行的基金来看,截至1月28日,今年共发行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3709亿份,其中也有不少新发基金注明可投资港股。据估算,其中可用于投资港股的份额约为400亿份。即使满打满算,目前公募基金对于南向资金的贡献也不超过万亿元。
因此,如果要实现花旗的预测,未来公募基金的发行规模和发行节奏需要和1月一样强劲,这需要全球市场流动性充足且经济复苏势头良好,让市场的热度足以支撑另一个“基金大年”,否则增量资金很难达到如此大的量级。但可以确定的是,南向资金涌入的势头远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机构继续看好港股机会
尽管经历了上周的巨震,机构仍然普遍看好港股。
一方面,新发行的基金能够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比例一般限定在50%。另一方面,港股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具备独特的投资价值。蜂窝配资公司表示,对于低估值行业,港股往往比A股更便宜,分红收益率更高。近年来,港股科技色彩越来越浓厚,阿里、京东等科技股在香港二次上市,也是境内资金投资标的。
蜂窝配资公司表示,在机构看来,估值相对更低只是资金南下的一个理由,更重要的是港股市场有A股没有的商业模式和投资标的。后续还会有很多独特的新公司在港股IPO,这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地方。不过,需要警惕的风险则包括流动性边际转向、美元反扑、疫苗注射进度慢于预期等。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附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