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全球第一 | 04-01 |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0日举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会上介绍,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 装机增长的同时,可再生…… |
| 清洁低碳,能源结构这样转型 | 03-31 |
|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30日表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 |
|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攻坚期、窗口期——绿色能源发展 | 03-31 |
| 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既不排放污染物、也不排放温室气体,是天然的绿色能源。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国两会刚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明确任务。 在国新办3月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现在距离2030年碳达峰还有两个五年…… |
| 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 03-31 |
| 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王逸群)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能源局3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2021-03-3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 |
| 国家能源局深度解读新能源、碳中和战略 | 03-30 |
| 3月3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发展规划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李福龙,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出席会议。 首先,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关情况。随后就消纳保障机制、实现碳达峰、解决补贴缺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等问题回答了记者问,介绍了国家能源局相应方面的战略措施。 以下…… |
| 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 03-30 |
| 3月30日,记者从国新办举行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7亿千瓦、风电2.8亿千瓦、光伏发电2.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2952万千瓦,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 |
| 可再生能源迎重大政策解读,光伏股大涨、风电股却普跌 | 03-30 |
| 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再度被强调。 3月3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由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作情况介绍,相关领导在会上就电力消纳、如何实现碳达峰、补贴缺口、能源安全等问题答记者问。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会上表示,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中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比重将…… |
| 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 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 | 03-29 |
| 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未来五年,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发力点有哪些?对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推动碳达峰目标实现可从实施重点…… |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深远 | 03-29 |
|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以及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部署,明确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
| 从“碳账户”到碳市场 绿色发展寻找最优路径 | 03-29 |
| 随着“双碳”一声哨响,一个世界煤炭大国的转型之路也正式启程。在3月27日召开的2021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谈及如何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一问题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建议,建立“碳账户”,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账户平衡。然而,政策要改革,企业要效益,从过往走来,绿色产业一直在政府和市场间自我调整,试图找到产业发展的最优解。 …… |
| “3060”目标开启低碳新时代 能源大户按下减碳“快进键 | 03-29 |
| “3060” 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2021年最热的词之一。 从“十四五”规划纲要到政府工作报告,再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均被重点提及。 “要在剩下不到10年时间里实现碳达峰目标,时间已经非常紧迫。”生态环境部研究员、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夏光如说道。 当前,我国碳排放仍然处在“总量高、增量高”的历史阶段。《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以…… |
| 开放合作共推清洁能源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平 | 03-25 |
| 3月23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全力推进世界清洁能源发展进程中,再次推出一大智慧平台——“能联全球APP”,为共同推进全球清洁能源 的相关方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此,全球能源互联网在京举行了盛大发布仪式。 全球能源互联网成立于2016年3月,是一家由中国首个发起的能源类国际组织,其宗旨即是推动构…… |
| 到十四五末国家能源集团原煤产量将达6亿吨 | 03-25 |
| “十三五”时期,国家能源集团认真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煤炭产能达6亿吨,净利润年均增长9.9%,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改革发展局面。到“十四五”末,将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原煤产量达6亿吨,全部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矿山,分级分类完成煤矿智能化“5个100%”目标。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鹏,日前在中国煤炭工…… |
| 碳中和概念 热炒作下的冷思考 | 03-25 |
| 近来市场碳达峰、碳中和概念比较火,不仅题材股表现强势,多家和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上市公司也被调研机构“踏破了门槛”,如此风风火火的概念炒作,投资者有必要留一分清醒。 自碳达峰、碳中和愿景被提出以来,资本市场相关概念股一骑绝尘,与此有关的板块和个股连续逆势上涨,面对这一新概念,资金奋力追逐,但凡和碳达峰、碳中和沾边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兴趣盎然。互动易上,在对相关上市公司董秘的提问中,…… |
| 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全额保障收购! | 03-24 |
| 中国电力网获悉,为深入贯彻《可再生能源法》,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求,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日前国家能源局印发《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综合监管工作方案》,重点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发电企业落实清洁能源消纳目标任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并网接入、优化调度、跨省区交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等情况开展监管。 根据文件,需…… |
| 世界首个致力于推动全球能源电力发展合作的数字化平台 | 03-24 |
|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以及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国,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广泛开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能源的共建共享,世界首个致力于推动全球能源电力发展合作的数字化平台23日在北京发布。 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开发的“能联全球”平台23日正式亮相。该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在发布仪式上介绍说,…… |
| 助推能源数字化,能链完成3亿美元战略融资 | 03-24 |
| 3月22日,能链宣布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战略融资,贝恩资本(Bain Capital)领投,老股东愉悦资本继续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综合今年年初招银国际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能链本次战略轮系列融资累计金额达3亿美元。能链股东还包括中金资本、洪泰基金旗下国调洪泰、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小米集团、蔚来资本、KIP中国等。 能链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能源物联网EIoT及能…… |
| 完善能源“双控”制度 | 03-24 |
| 我国能源结构目前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占比约85%。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对于做好“十四五”减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没有捷径可走,首要的就是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今后要完善能源“双控”制度,既要控制能源消费强度,也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同时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
| “十四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解读丨如何看待绿色生态指 | 03-23 |
|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类别指标上以“绿色生态”类取代了“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资源环境”类,绿色生态指标数由原来的10个减少到5个,且全部为约束性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无论是提出“绿色生态”的基本逻辑,还是设定5个约束性指标,均体现了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十三五”时期,我国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
| 碳中和渐成全球趋势,国际资管机构为投资组合“减排” | 03-23 |
| 逐步实现“碳中和”已成全球趋势,中国的“30·60”目标加速了这一趋势。五年前在巴黎,各国同意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投资机构也纷纷跟进,承诺为投资组合“减排”。但如果今后企业不能做出进一步的根本性改变,符合条件的投资标的将急剧缩水。 MSCI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即使是在乐观情况下,MSCI的模拟显示,在2020-2030 年期间,符合2摄氏度升温路径的公司数量每年平均…… |
|